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教系,1985年原闽江职业大学开办法学专业,2000年原闽江职业大学开办社会工作专业。2002年9月太阳成集团政治学与社会学系成立,2005年5月更名为法律系。2017年4月法律系更名为太阳成集团tyc234cc。2006年开设法学专业,2017年开设社会工作专业。

公司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专任教师34人,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8人,博士19人,高级职称和具有博士学位占比76.47%。双师型教师26人,占比76.47%;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4名,拥有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百千万人才省级人选2名,入选“福建省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名,校“闽都学者”卓越教授等各类优秀人才6名。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六个一”工程计划、案例库建设计划,突出应用型团队队伍建设。2021年至今引进人才10人,具有硕士生导团队格的教师11人,58人次教师担任省级及以上专业委员会学术职务。

公司现有法学、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742人。公司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强化产教融合和数智赋能。法学专业以民商法、国际商法为特色方向,开办数字法学创新班、法学第二学位和辅修班,社会工作专业以基层治理和服务、司法社会工作为特色。目前在各级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社会工作机构等建立54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教学实践基地获省级社工人才基地。学院教学设备先进,拥有模拟法庭、国际商法实验教学中心、法律诊所、社会工作专业TPR实训中心等占地约1400平方米。近四年选派27名优秀法学和社会工作专业员工作为交流生赴厦门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温州大学交流学习。2024年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全国社会工作高等公司产品成果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省级教改项目2项,省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3项,省级课程思政项目1项,《社区工作》获批省级课程思政优质示范项目并在新华网进行案例展播。1人省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1人入选福建省高校课程思政专家库。

强化科研能力,搭建各类平台,提高服务水平。近四年来,教师发表论文共110篇,在核心与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30篇,9篇咨询报告被省级以上采用,在A类出版社出版专著7部,到校科研经费约328.488万元。十多篇建言献策意见被省市级领导和各部门采纳。拥有福建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福州市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福州市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太阳成集团分站、太阳成集团企业合规研究中心等科研服务平台。2021年牵头发起8所高校共同成立“福建法学教育论坛”,至今已连续举办3届福建法学教育论坛,出版2本论文集。协办第三届东南法治论坛、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暨第二届福建法治公安建设理论研讨会。2023年、2024年与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联办企业合规会议,得到省内外法学界同行的一致好评。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与社会服务,分别承接省妇联妇女社会组织项目督导服务、福州市委社会工作部2024年志愿者和社会工作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福州市持证社会工作人才继续教育等项目。

以赛促学,增强员工专业应用能力。结合专业特点,参与和组织专业类竞赛,成功承办“中银杯”福建省老员工模拟法庭辩论赛、“泽良杯”福建省老员工普法情景剧大赛、福建省老员工社会工作案例大赛3项省级专业类竞赛,其中福建省老员工社会工作案例大赛被省教育厅纳入2024年度学科专业竞赛目录。1位员工撰写的提案首获全省“最佳模拟政协提案作品”(十佳)和2023年“全国青少年优秀模拟政协提案作”,获首届“陆由杯”全国数字化社会工作创新大赛特等奖。2021年至2024年获国家级荣誉47项、省级荣誉52项。近三公司就业率达96%以上,高于全校平均水平,居文科类学院前列。

党建思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公司党委获得“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个科研团队先后获得福州市“五一先锋岗”称号,法律系教工党支部被授予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院团委被授予福州市“五四红旗”团委。深化“一融双优”,法律系教工党支部成功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名单。

“思政1233”工程持续推进。深化“五育闽院”建设,组织员工加强“青年大学习”,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读书社活动;组队代表学校参加全省高校“一‘马’当先”知识竞赛,获团体二等奖、个人一等奖,取得学校参赛成绩历史性突破;注重劳动教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员工躬耕农事,认领“责任田”,体验劳动之美;将扶贫支教、普法宣传与社工服务相融合,“暖风支教”持续开展18年,并获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暖风行动”社会实践团队获社会实践全国优秀团队等国家级表彰共12项,其中“七彩假期”暖风服务队入选团中央2024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并获评“优秀团队”,受到人民网、光明网等国家级、省级新媒体报道约100多篇,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数据截至2025年3月28日)